喜鹊飞到阳台叫好不好?
民间有“喜鹊叫,客来到”的说法,可见喜鹊报信、报喜的吉祥之义。 《太平广记》说唐开元年间,有个姓胡的人家生了个孩子,刚出生就会说话,母亲便让他认字读书学习。这孩子很聪明,不到5岁就能做诗了。 这天他看见一只喜鹊落在窗前的竹枝上,便对母亲说:“今天有客人要来拜访我。”没多久,果真来了个穿白衣服的人,这人一进门就说道:“小先生快随我去吧!”说着拉起他就走。 到了一处地方,那人将他放下,说:“你该回去了。”于是又把他送回了家。这孩子的父亲不在家,来人说他是朝廷命官,是来接孩子进京应试的。后来这个孩子果然中了状元。 民间还有“喜鹊报喜”“鹊巢鸠占”等说法。 据考证,“喜鹊”在古时被称为“玄鸟”或“凰”,与凤凰同列。 《诗经·豳风·九》云:“鹰隼奋飞曰击;燕燕鸣归,备知春秋。玄鸟雄雌,春栖梧桐,夏栖桑榆;秋栖槐柏,冬栖棘木。”其中“燕燕鸣归”一句为后人所撰,非原貌。因此可知,至少在3000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喜鹊”来称呼这种鸟儿了。
在古代神话中,玄鸟是商人的祖先——契的母鸟。据说,有一天契正在野地里玩耍,忽然看到一只玄鸟衔着一颗谷种落在树下,契赶忙拾起来放在嘴里嚼碎后喂给母亲,结果她竟然吃了下去并很快康复了。就这样,契的母亲怀下了这个日后成就了千秋基业的商朝先祖。所以后来商人都以玄鸟为自己的图腾和始祖,并将玄鸟视为自己的守护神。
汉代时,人们还把“玄鸟”作为皇族的称号之一。汉高祖刘邦的祖父刘清,曾担任“玄鸟亭侯”一职,死后被谥为“懿王”。汉朝的皇室成员中,很多都带有“玄鸟”二字称号。 有趣的是,古代很多帝王都喜欢自诩为“玄鸟”的后人。周朝初年的君主周成王就是“玄鸟”的后裔(其先祖是商纣王的叔父微子启),而他的弟弟姬旦(周公)则多次说自己是“玄鸟”之后。宋微宗时还修建了一座专门的庙宇供奉“玄鸟”。 而到了清代,皇帝们更是毫不客气地将“玄鸟”与“凤凰”合二为一、并称自己是“凰皇”了 ——不过他们倒也没有瞎说,毕竟“玄鸟”本来就是“凤凰”的一种,而且当时满族人也的确把“玄鸟”当做自己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