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接客是客厅吗?

漆思宇漆思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传统民居中很少用到客厅,而是使用前堂或者前殿。厅和堂作为房屋的名称被提出来是与古代的家族制度,等级制度分不开的。《周易•同人》“出门同人,又无咎”:出家之门,出宫之门,出朝之门。这是三层意义上的门内。《周易•升》“王用亨于岐山”,“王用享于岐山”。“享于岐山”,就是到岐山的享殿去祭祀。这说明从周代起,就已在诸侯国、乃至边远的地方修建享殿,到那里祭祀祖先。所以有宫室、有陵寝、有享殿,三者缺一不可。

古代的“堂”一般是一家子人的生活中心和主人活动的场所。厅则指较大的堂,一般用于办客。传统建筑是尊从风水学的,古代房屋在朝向选择上较为集中,并且坐北朝南的房屋居多。因为我国处于北半球,坐北朝南的房子采光较好,所以古人建筑时也倾向于将房屋的正立面朝南。坐北朝南的房屋其主人居住的房屋叫“堂”或“正厅”,而在堂南边的房“厦”、“轩”、“廊”等。

在古代,与“堂”字有关的称谓有很多,如“内堂”、“大堂”、“公堂”等,“内堂”即深邃的地方,多指内室等女子活动的区域。“大堂”多用于帝王居住所,“公堂”多指官署,也叫厅堂。此外,在古代很多称谓中含有“堂”字,如“新婚燕尔”亦称新婚曰“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亦称为“夫唱妇随”。此典指新婚夫妻友爱、相互体贴,“双燕呢喃”于洞房花堂。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快意事的美称。

古代堂内通常以“中柱”为界,前为堂后为室,堂上东西各设一室,西为女室,东为男室,称为“东西堂”。堂上举行接待、祭祀等重大活动,室是人们日常起居、休息的地方。《荆轲刺秦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是在大王前殿刺杀秦王的,秦王“还柱而走”。“走”就是跑的意思。秦王逃到屋子里才安全。因为“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由于堂内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不便接待客人及用于社交,所以一般在堂外东西两厢和庭院内修建“厅”。“厅”一般是低级官员及庶民的居室或用于会客。而“厅”“堂”之间以屏风相隔。“屏其前后,谓之屏风”。屏风前为厅,屏风后面的中央部分为主位。堂内、厅内陈设有“几”、“案”、“席”、“筵”。

几,也称“倚几”,是古人坐时依凭之物,类似今天的茶几,而案是古人书写、进餐之物。而古人没有成套的桌椅板凳,通常陈设“席”和“筵”席和筵都一种坐具,筵大席小。筵铺在地上,席铺在筵上,人们直接坐在席上。筵与席相铺曰“筵席”,这是现代筵席的由来。

综上所述,“堂”是用于重大活动和长辈居住之地。因此“堂”是“家”的象征。现代生活中我们将家族称为“同宗共祖”、“一脉相承的宗族”称为“同宗同堂”就是由传统的“堂”文化派生出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