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多少瓦够亮?
要弄清楚,卫生间的“亮度”指的是什么。是照度(灯光的明亮程度),还是色温(光线的感觉情况)。 如果是前者,只要解决照明的问题就能达到要求;如果是后者,那就比较麻烦。 我们平时所说的“灯光”,其实主要包括两种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就是我们常见的电灯、节能灯之类的;一种是自然光源,包括窗外的阳光和室内因家具摆放而形成的“阴影区”带来的天然光。 但无论是何种光源,要想有足够的光线,基本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发光功率”,二是能够有效地“照射区域”。如果其中一个达不到要求,就会形成暗室或者暗槽。
1. 足够的发光功率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去买灯具的时候,商家都会告诉你这盏灯的“发光功率”是多少——比如36W,54W等等,这就是指这盏灯每小时的耗电量。这个数值越大,说明其“发光功率”就越大,产生的光亮也就越多。 但是,要注意这个“发光功率”是针对灯具的通用数据,并不能直接适用于具体的环境。因为影响“发光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照明质量等。同样,一个60W的灯泡放在不同的场合,它的实际“发光功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说60W的灯具够不够亮,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
2. 有效的照射区域 如果说足够的发光功率是指“量”的话,那么有效的照射区域就是指“质”了。这个主要跟光的“发散角度”有关。一般来说,我们眼睛所能看清的东西,都是物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剪影”,这些剪影的形状跟我们眼睛的晶状体以及眼球后面的肌肉群有很大关系。
人眼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功能:能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瞳孔的大小。光线越强,瞳孔收缩得越小。反之,光线弱,则瞳孔放大。不管我们打开灯具或是关上灯具,我们的视线所扫过的“照射区域”都是有大小之分的。 而不同面积的“照射区域”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感觉明亮,有的感觉柔和。这取决于我们的用眼习惯。
总之,要想让你的卫生间足够亮,除了保证足够的发光功率之外,还得确保这些光线能够有效地照射到你想要照亮的地方。否则,有光洒落一地,却无处可用,岂不是白白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