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挂在卧室行吗?

邵旖雯邵旖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难得糊涂”是成语,而且是很流行的成语 。但“糊涂”可不是什么好词儿——说一个人“糊涂”,通常不是在夸他,而是在骂他!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里,“聪明”“精明”都是褒义词,而“糊涂”“迷糊”却是贬义词(直到现代,我们仍然受着这种观念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太精明了!”“那个人傻乎乎的呢!”)…… 所以这句话要是用古代汉语书写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啊!每一笔都是为了骂人而设置的! 不过呢,现在的人们早就不再那么保守了,“糊涂”也渐渐成了褒义词——“难得糊涂”更是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在书房或床头挂上一幅写着“难得糊涂”的字画来提醒自己、劝慰自己(也有不少人把“糊涂”理解为“大智若愚”“大巧不工”……以此来勉励自己,但这并不是“难得糊涂”的原意)……可见,这个“难(nán)得(dé)糊(hú)涂(tu)”的贬义已经完全消失了,变成了一个褒义词。

既然如此,“难得糊涂”挂在卧室里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有些人可能喜欢把“难得糊涂”倒过来贴,即“糊涂难得”。这同样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我觉得这样有点“反其意而用之”的味道,有点自嘲的意思在里面,好像在提醒别人自己是个糊涂蛋……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这么贴的话,我也只能表示同意。毕竟这只不过是语言的变通而已,没有本质的问题。 另外,还有很多人喜欢在“稀里糊涂”后面加一个“啊”字,变成“稀里糊涂啊……”我要说的是,“稀里糊涂”也是一个由两个词语构成的合成词,中间不能用符号哦!

童复中童复中优质答主

在中国,流传着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难得糊涂”。其实,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演员而矣。演员就得遵守剧情,演绎剧情,当剧情需要你糊涂的时候你得装作糊涂。如果装糊涂有利于事情的发展就装糊涂,如果装糊涂阻碍了事情的发展就应该清醒过来。

“难得糊涂”书法作品,从右往左阅读,是“糊涂难得”,四个大字。由清朝郑燮(1693-1765)首创。郑燮因清代乾隆年间“为官有声,乾隆十九年调任潍州知府”,他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情来对待政务。对下属与百姓,宽严互济,恩威并施。对贪官豪绅,则严惩不贷,不许情面。

“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也作为后来他的人生信条刻在了他的印章之上。作为后来的“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他在诗文中曾多次表露自己的这种处世态度。比如“宦海风涛赴桂林,人怜迂腐自伤心。糊涂自分应千古,嬉笑谁知只寸心?”又如“从来名态总危机,须向藏身第一机。自古大奸能罔世,谁能全白不全黑?”“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这就是祸从口出的绝例了,于是乎郑板桥被迫去职还乡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