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伸缩率多少?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尝试着答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有伸缩率的概念 如果仅仅考虑温度应力,在温标变化范围内,任何物体的应力和应变都是变化的。 但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比如房间里的温度变化不可能完全和外界温度变化保持同步),除了温度,物体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湿度、压力等等。
其中,湿度对木材影响很大,当环境中相对湿度低于30%时,木材就会发生轻微的收缩;而当环境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时,木材会充分湿润而膨胀起来。 当然,还有来自内部的湿涨,比如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地板的含水率会逐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时候,由于内部水分散失,地板会发生收缩并重新达到新的平衡。所以,即使是在同一个房间内,地板的纹理也是不一样的——靠近门口的地方会略紧一些,越往里则纹理越松弛。这是木材天然特性造成的,是无法消除的差异。
如果考虑到上述因素,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板伸缩率就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外部作用力情况下,木材自然状态下(平衡状态+环境变化)的弹性伸长量与压缩量的比值。 所以,要测量地板的伸缩率,需要先测出它在大温差条件下的形变,再依据形变量计算出其相应的伸缩率。
对于实木地板来说,由于其具有天然的色差和纹理,而且各部位的含水率差异较大,所以难以得到一个准确的大温差实验数据。业界常采用的方法是测量木块的吸湿性和放湿性来间接表征其伸缩率。
一般来说,实木复合地板的伸缩率要小于实木地板。这是因为复合地板由多层材料组合而成,各层的材性差异较大,表面厚度一般不超过4mm,所以温度应激比较一致,不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另外,其底层有防潮膜,可以减少地面湿气对地板的影响。 但无论是哪种地板,都建议不要在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否则容易导致地板出现变形、开裂等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