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古语怎么说?
客厅是供日常家人共用和接待宾客的公用空间,也可以说是家人、宾客休息、娱乐、交际的场所。它与以往封建社会的堂室相比,功能更集中、更单纯,适用性也更强。
古时没有“客厅”这个词,古时有“厅堂”,是处理事务和礼仪性接待宾客的场所;与今天的客厅有所不同。
古代客厅
古代“客厅”有严格的坐席规矩,一般以南面为最尊,然后依次为北面、东面、西面。古人讲究房屋的坐北朝南式结构,而室内陈设的坐席也有着一整套的规矩制度。
一般以东向为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最小。因此,古人有“虚左以待”一说,意思是把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座位。
古代中国厅堂的座次十分讲究,封建时代家长为独尊,其座位也尊贵,称为“上席”。
上席一般是正厅明间北端的八仙桌正中,其他人不能坐。左次间为男子坐席,右次间为女子坐席,皆以八仙桌为中心。
从厅堂的座位上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家族及社会中的地位,封建时代家长坐在八仙桌的中间,他是一家的象征,任何人见了都要站起来,以示尊重,若坐在了家长的位置上,那是视家长为无物,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会遭到严惩。
八仙桌旁的位次亦有尊卑之分,古时“宾主坐次”的安排,有“以左为尊”的说法;而在一般情况下,“以右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