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要厨房吗?
在刚工作那会,住的地方和公司只隔着一条马路。那个时候,还住在合租房,其他人平时上班都早,我一般起的比较晚。所以每天早上都怕吵到刚起床的室友,就自己早起做早饭。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炒各种菜,还会煎蛋。想着,等到以后自己有了房子,一定要买一个大大的厨房。可以烧任何自己想吃的饭菜,下班回来不用为了吃一顿简单的晚饭,还要到处找美食。
后来,也搬过几次家,每回都觉得,厨房好像不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它常常会成为房间所占空间比重最大的部分。如果房间不够大,或者屋主不太注意,油烟机的排烟口会被其他家具挡住。这样一来,一旦厨房使用时间过长,整间屋子都会充斥着各种饭菜混合在一起的香味。以及用完的碗筷如果不收拾,就很容易滋生细菌。
直到自己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租房生活,才真正悟出了一个道理:有厨房,的确是挺重要的。
两年间,搬了三次家,第三次,我坚决要求房东把厨房留下来的。当我看到新厨房的那一刻,我甚至有点感慨,想跟它合个影。然后,跟它说一声:“今后,请多指教。”
厨房留给我的最初记忆,是家人一起下厨的时光。小学时候,一到周末,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她每次都给我五块钱,让我自行购买一顿简单的午饭。在菜市场,我会看着妈妈认真挑选食材,然后跟菜农大叔用人民币换成新鲜蔬菜。回来之后,我们一起在厨房里捣鼓饭菜。那个时候,妈妈还教我洗菜、切菜、炒菜。后来,爸爸妈妈离婚,我跟妈妈一起生活。她再婚之后,厨房便成了我的专属存在。我能自己做出一顿精致的早饭,也可以做出比晚饭还要好吃的简单午餐。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我上大学才结束。
大学宿舍,是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所以,虽然有想努力发挥厨艺的欲望,却也只能拿着小电锅煮个泡面。毕业后,成为了一枚北漂,合租的房子,厨房是不怎么好用的。偶尔有舍友想用,还需要协调时间。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每次我想用厨房,都只能做简单快手的饭菜。久而久之,也就懒得动了。
即使现在有自己独立的家,我也常常对厨房视而不见。毕竟,在周末的早上,躺在床上玩手机,这才是人生悠闲时刻的正确打开方式。可是,当一个人租房时,他却不得不进入厨房。因为他需要为自己准备早餐,中午简单的便当,以及晚上应付几顿的晚餐。在厨房,他能够给自己做的,便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证明:即便无人陪伴,即便生活再忙,即便没有什么喜欢的事,可我也有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