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卧室别墅?
题主是想问,为什么中国的住宅设计上,很少考虑「卧室带卫生间」的设计吗? 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户型设计上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以及受建筑本身结构、材质等影响。 举个例子,在美国许多普通独栋的户型中,主卧室是带独立卫生间的,甚至会有独立卫浴的主卧套间。 而国内同样面积段(或更大)的普通独栋,由于受结构的影响,往往主卧是没有单独的卫浴室,而是与客厅、厨房等共用卫生间。 这种区别,是因为美国的公寓楼多是塔楼,而中国的多是板楼。
通常来说,塔楼的每一层住户都是独立的,因此不会存在底层住户采光被高层挡住的问题;并且由于塔楼进深短,往往不会有太深的高差,所以无论是洗手间还是厨房,上下层的分区都不是很重要。 所以可以在一层的每一个房间都配一个卫生间。 然而这样的设计,对于板楼就不合适了。
首先,板楼的一层一般是作为裙房使用,其上方就是另一幢房屋了,这样一来下层用户沐浴、如厕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漏音(楼上冲水声)和漏水(顶面渗水)的问题。 第二,板楼多是一梯两户或一梯多户的建筑形式,其客厅、卧室大多都有窗,而厕所和厨房多没有窗,这样的设计就会导致厕所和厨房排气难的问题。 第三,中国的大部分板式住宅的卫生间多是暗卫,没有窗户,通风排湿都很困难,如果做成明卫,则更容易形成异味。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造价因素——同样是建筑面积,如果卧室有独立卫生间,则会增加房屋的工程造价;而如果房屋总价有限,又希望每一个卧室都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那么就只能选择较小面积的户型。 在房价高昂的大城市,这样的户型显然不合适,国内就形成了「以牺牲居住舒适性为代价」的设计原则——即把每个房间都很小,然后尽力满足每一种功能,而不是通过提高户型的舒适度来增加建筑的造价,同时还要保证居住的灵活性。
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住宅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基本的功能性,因此近年也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在有限的预算内,尽可能地把卧室做大,然后把部分生活功能(比如洗衣、储物)分散到其他空间。 当然,卧室带不带独立卫生间还是要看项目所在的地域情况。比如说在小城市或者是县城,由于土地成本较低,开发商们会在项目中尽量多地设置可出售的实用户型,于是就会存在许多「卧室带独立卫生间」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