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甲秀别墅是哪年的?

肖恩华肖恩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3年,贵州贵阳的一个小乡村里,来了6个北京人,他们有的搞建筑,有的弄设计,还有艺术家、摄影师和媒体人。他们在贵州生活了40多天,吃了好多当地的农家饭,走了不少村寨,拍了大量的照片,收集了海量的资料。然后,他们回到北京后,用这些素材做了件大事——

在798艺术区,以“乡·聚”为主题,搭建起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村落,里面亭台水榭,柳暗花明,田园牧歌…… 这是国内第一个城市乡村计划,也是后来「新乡村主义」兴起之前的首次尝试。这六个北京人中,有两个人很重要。

一个是建筑师肖磊,他主持设计了清华同方西南总部大楼这样的重量级作品;还有一个就是画家夏阿,他的作品曾以5万元/平的价格创下过中国油画最高成交记录的记录。二人此次来到贵州的原因也相似:都为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肖磊找到了灵感的火种,而夏阿则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之一——《乡·聚》(局部)。 这件作品后来被命名为《乡·思》。

2017年,夏阿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出了他的新作,同样是描绘贵州景象,但风格却与四年前迥异:画面上,山是巍峨的高山,水是浩荡的长江,屋是林立的楼房;色彩上,从以往单纯的黑白色系,变成了浓烈的金黄和华彩。 作品右边题有一首诗,这是夏阿的原作: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李之仪《卜算子》 其实,夏阿这四年来一直在酝酿这一作品,2014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前往贵州采风。他在作品旁述说道: “我想通过这幅作品来表达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深情,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希望人们透过这件艺术作品,能够了解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我希望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对家乡那份浓浓的思念。”

冷奕萩冷奕萩优质答主

甲秀楼建于明万历26年(1598年),是明代贵州状元赵咏所建。

甲秀楼,是筑城文明的见证,是古贵阳"城中八景"之一“湘江夜雨”的点睛之笔。甲秀楼,是明代贵州状元赵咏所建,其楼初名“甲秀亭” ,建在南明河上延伸出来的“鳌矾山”上。“甲秀”,“拔萃出秀”之意,取王阳明“科甲联翩自此始”之句。

清嘉庆年间,巡抚陈辉崇重修时将“甲秀亭”改为“甲秀楼”。

新中国成立后,甲秀楼曾于1983、1993、2002年修葺三次。现巍然屹立于贵阳南明河的中漩上,与北岸之黔江铁桥、南岸之翠微阁形成一体,构成一幅天然的立体山水国画。

甲秀楼坐西南,向东北,两翼伸展,中为楼阁,飞甍翘角,朱梁画栋,雕花刻饰,雄伟秀丽,古色古香。楼长33米,宽15米,两层三重檐歇山顶式木质结构,红棂绿窗,丹柱粉墙,碧瓦飞甍,檐角高翘,四周翠柳掩映,波光楼影,相得益彰。楼阁耸立在12根巨石雕成的石柱之上,筑有桥面栏杆。一楼回廊正对桥面上有清代贵阳名人谢麟书写的“甲秀楼”金匾。两侧有清代文人刘春霖书写“层层喜作登高步”上联青石碑和“甲秀楼”作篆书勒石。沿26级石阶而上,登楼俯瞰,南明河碧波粼粼;隔岸眺望,筑城全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