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别墅的设计师是谁?
“山”是指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来象征高士隐逸之风的山。中国的古典诗文中多取喻为“山”——《楚辞·离骚》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其除,时若滔滔” ;《庄子·秋水》中有“北海若曰:‘今吾朝发枉陼,暮至乎县圃,足疾没有忘乎心’ ” ——这种以山做景观、借山起意境的造园手法自然会在后来的西方景观设计中留下烙印。19世纪末,欧洲开始流行中国风,这同样包括建筑与园林。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位华裔设计师受到过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的熏陶。
关于“水”,《易·乾》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庸》中有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知力行,宗于圣祖” ——中国人历来推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这种价值取向也会在园林中有所体现。
现代意义上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园是在明末清初出现的[7],它继承了传统江南园林的结构和功能,并在“文人画”的影响下[8]追求一种写意,但这并未影响其在构图上依然保持着对称、均衡的原则。从这点上说,山水园的造园理念正与中国文化中“中和之美”相吻合。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在20世纪初,由于新文化的兴起和文化人的倡导,中国出现了“复兴中式园林运动”(张锦秋语)。在这一思潮下诞生了一批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新建筑和新园林——“景阳楼”(1923,北京)、“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馆”(1936,台北)等建筑以及“颐和园”(1750—1764,北京)、“拙政园”(1753—1765,苏州)等园林。在这批建筑和园林中,我们既看到了中国“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也看到了“中庸”的美学观念。
在20世纪初,我国还出现了第一批真正的“现代主义”建筑,它们大多出现在沿海大城市,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南京西路工厂”(1917,上海)、“中山陵纪念堂”(1927,南京)或“汉口市立图书馆”(1927,武汉)等等。这些建筑往往表现出与传统的截然不同的面貌,他们更强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试图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来营造一种与传统文化不同的审美意趣。但我们发现,虽然这批建筑更倾向于西式,但他们仍然保持了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的追求,如在“中山陵纪念堂”中,建筑师将主体建筑置于一处较小面积的基地上,并以一座拱形门厅将主建筑物与东面的附属建筑(大厅及停车场)相连,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又如广州“中山大学”新校园的设计,建筑师不仅考虑了教学区、学生宿舍区的布局,也同样花了大量的心思来营造师生们课余休息活动的场所,如利用地形的高差设计了大型的水景花园,并辅之以各种造型的植物花卉,使得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总之,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和园林,只要善于吸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都能获得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