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圈用在哪?
1 定义
“先有建筑,后有结构”是建造房屋的流程,而“先有结构,后有建筑”则是设计建筑的步骤,这一原则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整体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房屋的设计过程中,首先会进行结构设计,继而给出结构的受力分析图,以此为基础才能展开后续的房间布局、墙体厚度、门窗洞位置等的设计工作;而在建筑施工中,也是先砌筑或浇筑结构墙体,再布置卫生间、厨房等地面的装修区域。
2 为什么要有隔离层
无论是建筑还是房屋,其构建都是由不同材料组成。比如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拌制而成的人造石,属于柔性材料;而砖瓦等块状材料,由于自身的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基础与结构墙体之间的变形,属于刚性材料。但无论柔性材料还是刚性材料,其抗渗性能都不理想。
对于房屋来说,即使存在轻微沉降或者温度变化而产生微小的裂缝,这些细微的变化对于结构本身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将卫生间的地面设于结构墙体之中,则容易使水气上升到墙面并在室内凝结成水珠,不仅影响美观,更难处理的是一旦卫生间的地面出现渗漏,其下方的管线(如排污管)就可能受到侵蚀。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结构与地面之间设置一层防水的隔离层了——这就是防水圈的出处。 常见防水圈有卷材防水圈和密封垫防水圈。前者多用于较大面积的防水,后者多用于较为狭小的空间。
3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水层
目前,我国对于防水的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房屋建筑防水标准不得低于Ⅱ级,地下室防水标准不得低于Ⅲ级。
根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一般屋面按防水程度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要求表面无积水,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Ⅱ级表面蓄水时间不小于24小时,使用年限不低于10年;Ⅲ级表面蓄水时间不小于48小时,使用年限不低于5年。 而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室防水也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适用于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较小或水位变动可预先确定的地下室,要求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Ⅱ级适用于地下水水位变动较大的地下室,要求使用年限不低于10年;Ⅲ级适用于地下工程渗漏风险较大的部位,如设备夹层等需要重点防范的部位,要求使用年限不低于5年。 根据不同的房屋结构和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水层,是做好防水工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