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画像放卧室好吗?
钟馗,是中国民间最受欢迎的神灵之一。人们喜爱他、信仰他,不仅是因为他能驱魔祛邪,更是因为他“肥肥胖胖、憨厚可爱”的形象深入人心。 无论是农历五月端午的龙舟竞渡,还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亦或是农历十二月十三的祭灶日,都有钟馗的身影。
特别是腊月二十三,作为“灶王爷”的钟馗要骑上他那头毛驴前往人间巡视;除夕夜里,他要与诸神一同下界,监督人间善恶,决定来年的祸福。 所以,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很多地方有在居室中贴钟馗或钟馗画辟邪的习惯[1]。
不过,这种习俗现在却引发了一些争议——在卧室里挂一幅钟馗的画像到底好不好呢?
首先,我们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有气机的,人体五脏六腑之气机,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它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以五行中的水为例,它就具有润下(向下的)和阴寒的两个属性。 水在人体的分布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中医上讲的水,与西医讲的血容量、水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无论是中医的水,还是西医的水,他们的载体都在血脉之中。 中医把血容量不足称为“血虚”,而把体内水分不足称为“缺水”。 “血虚”的表现为:脸色苍白、指甲变薄、手脚冰凉、失眠烦躁、头晕目眩…… “缺水”的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痒、眼睛干涩、口干舌燥、便秘…… 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时,我们就可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补充气血和水分了。
而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冬季出汗少,饮水量不足,又常常待在暖气充足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阴虚”(无汗)和“阳虚”(自汗)的现象。 所谓“阴虚”,就是指体内水、血的容量都缺乏,表现的则是干燥。比如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皮肤瘙痒、大便秘结等等。
而“阳虚”则是指体内水液运行失常,无法充分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表现的则是潮湿,如全身困重、头晕耳鸣、疲倦乏力、腹胀腹泻等等。 如果您的室内正充斥着这些“热”“燥”的物质,那么,钟馗这头“水牛”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