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卧室是怎么睡的?

云天妍云天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没有床没有被子的时候,云南的夏天是酷热的,晚上睡觉的时候,直接躺下来会热醒,所以我们会把竹子砍回来,做成框,把凉席铺进去,然后躺在床上,竹框上面是遮雨的帆布,白天可以拉上遮阳,夜晚可以挡蚊虫。中间有个门可以掀开,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盖上。

后来有了电扇,我们又在房顶上装了个小吊扇,晚上睡觉的时候,电扇摇摇晃晃,声音“嗡嗡”,有时候风太大,会把人吹醒。 后来有了空调,我们的房间里就有空调了,房间外面是炎热的大烤炉,房间里却是凉飕飕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再后来,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开始住楼房,但是楼房里一般都有窗户啊,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关窗户。到了晚上,天气又热起来,于是我又想到了那个神奇的竹棚。

我让木工师傅帮我制作一个,里面用木板隔成两间,外面再罩上帆布,防止蚊虫。每天早上收起,中午拉出来,晚上再收起来。里面铺上凉席,再摆两张凳子,就是一间非常不错的凉房了。

但是这么个东西在城里可是不能随便搭建的,所以只能放在老家。现在条件更好了,家里都有冰箱,冬天还可以用电暖器。

丰玉骐丰玉骐优质答主

居住的房屋为竹楼,它是用几根粗壮的柱子支撑起房顶,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用木板或篱笆板铺的地板,宽敞、干净而通气,是人们起居饮食、招待客人的场所。室内陈设简单,房中央设有火塘,周围摆着竹制靠背木凳和方凳,火塘上方吊着一个铁架作为烹饪食物用。上层的周围设有走廊,用竹编或藤编的簟子和门帘隔成3—5个用以睡觉的小隔间,每个隔间由一对男女共用,男女一般分房而睡,青年的隔间设在走廊的中间部分,以帘隔断。在各小隔间上方的房顶设有天窗,这样即使不开门窗,屋内也很明亮而且通气,有助于保持地板干燥。竹楼的楼下不居住人,栏间养牛和堆放农具杂物。

竹楼结构特点与当地炎热,潮湿多雨的亚热带气候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楼上通风凉爽,可防潮防湿,避免毒虫蛇鼠的侵害;另一方面,楼层较高视野开阔,便于防备野兽袭击。近年来,城镇和交通沿线许多傣族村寨的竹楼,多为木板楼房或砖瓦结构楼房所取代,其上层多为宽大通间的格式,陈设与原来上层相似,不再用帘子或板壁隔成小间,而是在通间里放置两三张睡床或用竹席铺床分隔睡处(睡床类似吊脚楼里的楼板床)。有的居住在平房,也是在屋里用竹席铺床分隔出几块睡处,其居住的格式与上述相似。在上述各种形式的居所里,火塘都是卧室中最重要的生活中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