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有商业的吗?
“别墅”,一个被误读的名字 什么是别墅?《现代汉语词典》中,“别墅”的释义为:“别墅是富有人家的住所,一般位于郊区或风景区。由一栋或多栋住宅组成。”而早在1984年出版的《辞海》中,“别墅”的解释则是 “原指贵族居处,后泛指住宅”。不难看出,现在的“别墅”二字是个被广泛误用的名字——它们本应指代的是一类居住形态,而不是具体的建筑形式。 中国的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早就提醒过我们,不要用“别墅”称呼那些西方的现代建筑,因为中国从来没有这样的建筑和这类建筑上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他给这种以洋为中用的奇怪建筑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西方式样”。 在现代建筑大师弗雷德里克斯伯里(Frederick Kiesler)1927年撰写的《建筑师的设计字典》(The Architect's Dictionary) 中,对“Villa”这个词的翻译是“小房子” (houselet);而在1930年的著作《新建筑师》(The New Architecture)中,他对这个小房子的定义已经是宽泛得不能再宽泛了——所有那些用砖、木、混凝土等可塑材料建成的单层或多层房屋,无论是否有庭院,都可以称为Villa。 我曾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引用过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学者菲利浦·约翰逊(Philip Johnson)的话来佐证我的观点——
“我认为,人们可以用‘别墅’来形容任何一个愿意住进去的人……只要付清租金并遵守其他必要条件,任何人都可以享有住在那里的权利……” 是的,不管是高贵的伯爵,还是卑微的佃户,只要有足够的钱,他们都能获得一种在“别墅”中生活的权利。于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别墅”如同“快乐”和“幸福”一样,变成了一个可以任由商家和媒体随意包装和销售的产品。只要你付得起钱,你就能得到一处像样的住处——不管它是不是真正的Villa。
一、所谓“别墅”,是指带有独门庭院和别墅式住宅的住宅。根据住宅的建筑风格,可分为独栋式、联排式、四合院式等;根据周边环境和产品类型,可分为纯生态别墅、山景别墅、湖景别墅、独栋别墅等,甚至还有海景别墅、空中别墅等形式。
二、“商墅”不是别墅,而是商业。
“商墅”在土地使用权上是商业用地,不是住宅用地,不能按普通住宅出售,产权一般为40年或50年,部分城市为70年。它更接近于商业,符合“大户型、低密度、类别墅”风格的商业或商务房地产。目前,商住楼产权明确归商业使用,产权一般为40-50年。按法律规定,只能出售给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并签订办公或生产经营合同。
三、商墅的优点
1、在许多城市,商业空间一般不受“90/70政策”的限制,所以商业空间一般比住宅空间大。
2.商业空间的土地增值税低于住宅用地,所以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负担的税收较少,可以减少建设成本,以低价格出售。
3、商业空间在规划之初就将办公及商业用途结合到了一起,所以在设计上往往可以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
4、商墅比普通住宅有更灵活的个人房贷政策。比如目前很多城市对商墅的个人房贷在利率上可享受7折优惠,在购房年龄上没有限制,但是在房款支付比例方面可能高于普通住宅。
5、商墅的地段一般优于普通住宅,其周边的商业、生活配套更成熟。
6、商墅的目标客户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他们对住房有更大的支付力,对住房有更高的期望。因此,商墅的建筑一般会引入更好的设计团队和更精湛的工艺,因此商墅的建筑质量一般会比普通住宅高。
四、商墅的缺点
一是商墅在交易过程中和交易后,承受的税收压力通常高于普通住宅。
2.商墅的房价通常高于普通住宅。
3.商居的物业管理费用高于普通住宅。
4.商住楼不能上市交易,其产权无法办理,过户时只能先签订转让合同。然后,卖方应向规划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合同。变更完成后,由受让人重新申领房地产权证书。
5、商墅不能办理公积金贷款,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低利率的福利。
综上所述,商墅作为介于商业楼和大户型之中的产物,与普通住宅在投资回报率和使用方面有很多不同。
商墅不是别墅,别墅也不是商墅!